专科健康
在骨科,为什么也要天天打“肚皮针”?
来源:本站 编辑:李宜宜 发布时间:2022/8/15 17:50:45 浏览量:2565次 分类:专科健康
(通讯员:骨科一病区 李宜宜)在临床工作中,经常会碰到患者对我们说:“我不想打肚皮针了。”问起原因,有的说天天打“肚皮针”觉得痛,有的觉得“肚皮针”是糖尿病人才打的,有的是因为天天在肚皮上扎针有点吓人……那么,在骨科,为什么大部分病人一入院就要打“肚皮针”,甚至术后都一直在打呢?
“肚皮针”是什么?
“肚皮针”是指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剂直接在肚皮上进行注射,它是皮下注射的一种,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、最基础的注射方法之一。某些药物口服后易被胃肠道内的消化酶破坏,失去作用,而皮下注射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更好的发生药效,像我们熟悉的胰岛素注射最首选的方式就是打“肚皮针”。皮下注射作为一种治疗手段,是非常安全的注射方法,只要这种药物适宜皮下注射,就可以放心选择。
天天打的“肚皮针”是什么?有什么作用?
在骨科,最常见的“肚皮针”是低分子肝素。骨科患者一入院,我们就会使用专业的《血栓风险因素评估表》对患者“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”进行评估和筛查。由于创伤(特别是重大创伤或下肢损伤)、手术、活动受限、制动和下肢瘫痪都是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,所以如果评估没有禁忌症,我们都会常规使用“肚皮针”来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。
静脉血栓有多可怕?医生和护士为什么这么重视?
“静脉血栓栓塞症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,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,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。它包括两种类型: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,它们是在不同部位和不同阶段的2种临床表现形式。”
静脉血栓栓塞症是创伤骨科患者的常见并发症,国外文献报道的骨盆骨折、髋部骨折术后、膝关节以远单发骨折术后VTE发生率分别为61%、50%、10.5%;国内文献报道多发骨折(3个部位以上)术后、股骨干骨折术后、髋部骨折术后、膝关节周围骨折术、胫腓骨骨折术后DVT发生率分别为50.0%、30.6%、15.7%、14.5%、10.8%。
深静脉血栓或右心的血栓栓子脱落后,可能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,造成肺栓塞,严重者可出现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,危及患者的生命。
如何预防静脉血栓?
静脉血栓的预防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:基本预防、物理预防和药物预防。
我们说的“肚皮针”就是药物预防的一种,遵医嘱规律用药就可以啦。
那么,在基础预防方面我们可以做哪些呢?首先应该积极改善生活方式,如戒烟、戒酒、控制血糖及血脂等;此外,除了疾病限制不能动的地方,其他地方均应加强活动,鼓励多翻身、按护士的指导早期进行功能锻炼、主动和被动活动、做深呼吸和咳嗽动作,特别是老年患者这一点尤为重要;没有特殊情况,平时要多饮水,避免脱水。
物理预防措施包括:气压治疗、下肢穿梯度压力弹力袜等,它是利用机械原理促使下肢静脉血流加速,促进血液回流,从而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。在术后,我们一般会“肚皮针”和“气压治疗”双管齐下,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更加显著。
在骨科,静脉血栓是绷在每一位医务人员心中的一根弦,它的预防不容忽视,让我们一起携手护卫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。
(一审:王春梅 二审:周奕 三审:王海潮)
- 上一篇: 夏日炎炎,需警惕“面神经炎”
- 下一篇: 炎炎夏日,糖友们如何吃水果不升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