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现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新闻中心
新闻中心
了解癌症,走出防治误区
来源:本站 编辑:梅子 发布时间:2023/5/18 11:36:09 浏览量:94次 分类:新闻中心
(通讯员:肿瘤科 汪中明)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最新癌症数据《2017中国肿瘤登记年报》显示:在中国,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达429万,占全球新发病例的20%,死亡281万例。也就是说,全国每天约1万人确诊癌症,平均每分钟7人。在中国,恶性肿瘤、脑血管疾病、心脏疾病、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死亡的四大原因,恶性肿瘤为首位。
大多数人在40岁之后癌症发病率快速提升,80岁达到高峰;如果一个人活到85岁,那么他的患癌风险高达36%。我国的主要恶性肿瘤有:肺癌? 、肝癌、消化道恶性肿瘤(胃癌、食管癌及肠癌)、乳腺癌,其中肺癌为男性发病率第一位,乳腺癌为女性第一位。
那我们通常说的癌症,就是恶性肿瘤吗?
我们平常说的恶性肿瘤主要指的就是癌症,但不能完全画等号,癌症是指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,而其他来源如间叶组织来源、淋巴系统来源的恶性肿瘤则不能称为癌症,比如肉瘤、恶性淋巴瘤、白血病等,只能统称为恶性肿瘤。
癌症会不会传染,有没有遗传的风险呢?
癌症不会传染,但某些致癌病毒有传染性,比如说肝癌不会传染,但乙肝病毒可传染。一些细菌或病毒感染也可能致癌:比如说幽门螺杆菌可能导致胃癌或淋巴瘤,人乳头状病毒可导致宫颈癌等。
严格意义上说,癌症不属于遗传性疾病,没有明显的遗传规律。但癌症确实有一定的遗传性或家族聚集倾向,笔者就见过许多母女或姐妹都患乳腺癌这样的情况。这些就是高危人群,特别需要定期体检。
我们大部分民众,都对癌症存在一定的误区,忌讳谈论癌症,认为癌症无明显信号,认为癌症得不到有效治疗。比如下面这四个:
误区一:“得了癌症等于死亡”
在我国,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,人们往往不愿意谈及癌症这个话题,尤其是当这个话题涉及到自身的时候。其实科学的了解癌症的相关知识,无论对于癌症患者自身、家庭,还是对于整个社会更有效地改善癌症防控现状都十分有益。
许多患者和家属,面对癌症时显得束手无策。最有效降低肿瘤发病率的办法是病因预防,即一级预防。通过主动积极的预防和干预,保持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。三分之一的恶性肿瘤可以预防,三分之一可以治愈,三分之一可以治疗。
误区四: “癌症得不到有效的治疗”
在以往认为“不治之症”的肿瘤,因为医学的进步,通过规范的诊治,很多患者可治愈,即使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可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。但是,由于医疗和经济条件所限,有些患者没有得到应有的治疗。
预防和治疗癌症的关键——三早
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下面我们看看几种常见癌症早期危险信号。
01、反复干咳、痰中带血、胸闷、胸痛。—肺癌。
02、肝脏肿块,增大的速度较快,伴有肝区疼痛。—肝癌。
03、乳腺肿块,非哺乳妇女,有乳头溢液,特别是血性溢液。—-乳腺癌。
04、原因不明的消瘦、乏力、上腹无规则疼痛,食欲下降。—-胃癌。
05、吞咽食物时胸骨后有哽塞感、刺痛感、吞咽困难。—-食道癌。
06、大便习惯改变或带脓血,大便变细。—-肠癌。
07、中年以上的妇女,性交后阴道有出血,或平时有不规则的阴道出血,或白带明显增多。—-宫颈癌、子宫内膜癌。
08、黑痣突然增大,伴灼痒、破溃或痣上的毛发脱落。—-恶性黑色素瘤。
那我们怎么体检早期发现癌症呢?体检、筛查和诊断常用检查方法。
血液检查
一些特异性比较高肿瘤标志物:如甲胎蛋白AFP-肝癌等、癌胚抗原CEA、CA199-胰腺癌等、CA125-卵巢癌等、PSA-前列腺癌。
影像学
X线摄片、B超、CT、MR(磁共振)、PET-CT。
内窥镜检查(消化道肿瘤,支气管、肺部肿瘤)。
肠镜、胃镜、支气管镜……
病理组织学检查(确诊手段)
体外穿刺、经内窥镜穿刺、切除活检等细胞学检查(痰液、腹水、胸水……)。
2、控制体重;
3、不吸烟,不嚼槟榔;
4、不饮用烈性酒,同时避免饮过量酒,饮食适度;
5、适量吃维生素A、C、E和食物纤维;
6、坚持体育锻炼:每天约半小时快走或类似运动。每星期至少半小时出汗运动;
7、避免过度暴晒阳光;
8、保持居室内空气流通,注意身体清洁。
大多数人在40岁之后癌症发病率快速提升,80岁达到高峰;如果一个人活到85岁,那么他的患癌风险高达36%。我国的主要恶性肿瘤有:肺癌? 、肝癌、消化道恶性肿瘤(胃癌、食管癌及肠癌)、乳腺癌,其中肺癌为男性发病率第一位,乳腺癌为女性第一位。
那我们通常说的癌症,就是恶性肿瘤吗?
我们平常说的恶性肿瘤主要指的就是癌症,但不能完全画等号,癌症是指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,而其他来源如间叶组织来源、淋巴系统来源的恶性肿瘤则不能称为癌症,比如肉瘤、恶性淋巴瘤、白血病等,只能统称为恶性肿瘤。
癌症会不会传染,有没有遗传的风险呢?
癌症不会传染,但某些致癌病毒有传染性,比如说肝癌不会传染,但乙肝病毒可传染。一些细菌或病毒感染也可能致癌:比如说幽门螺杆菌可能导致胃癌或淋巴瘤,人乳头状病毒可导致宫颈癌等。
严格意义上说,癌症不属于遗传性疾病,没有明显的遗传规律。但癌症确实有一定的遗传性或家族聚集倾向,笔者就见过许多母女或姐妹都患乳腺癌这样的情况。这些就是高危人群,特别需要定期体检。
我们大部分民众,都对癌症存在一定的误区,忌讳谈论癌症,认为癌症无明显信号,认为癌症得不到有效治疗。比如下面这四个:
误区一:“得了癌症等于死亡”
在我国,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,人们往往不愿意谈及癌症这个话题,尤其是当这个话题涉及到自身的时候。其实科学的了解癌症的相关知识,无论对于癌症患者自身、家庭,还是对于整个社会更有效地改善癌症防控现状都十分有益。
误区二:癌症难以早期发现
其次,大部分民众认为癌症没有明显的症状,难以早期发现。其实,许多肿瘤都有自己“独特的信号”,知悉和掌握这些预警症状,对于早期发现、早期诊断、早期治疗肿瘤有明显的益处。
误区三:“面对癌症时显得束手无策”许多患者和家属,面对癌症时显得束手无策。最有效降低肿瘤发病率的办法是病因预防,即一级预防。通过主动积极的预防和干预,保持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。三分之一的恶性肿瘤可以预防,三分之一可以治愈,三分之一可以治疗。
误区四: “癌症得不到有效的治疗”
在以往认为“不治之症”的肿瘤,因为医学的进步,通过规范的诊治,很多患者可治愈,即使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可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。但是,由于医疗和经济条件所限,有些患者没有得到应有的治疗。
预防和治疗癌症的关键——三早
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下面我们看看几种常见癌症早期危险信号。
01、反复干咳、痰中带血、胸闷、胸痛。—肺癌。
02、肝脏肿块,增大的速度较快,伴有肝区疼痛。—肝癌。
03、乳腺肿块,非哺乳妇女,有乳头溢液,特别是血性溢液。—-乳腺癌。
04、原因不明的消瘦、乏力、上腹无规则疼痛,食欲下降。—-胃癌。
05、吞咽食物时胸骨后有哽塞感、刺痛感、吞咽困难。—-食道癌。
06、大便习惯改变或带脓血,大便变细。—-肠癌。
07、中年以上的妇女,性交后阴道有出血,或平时有不规则的阴道出血,或白带明显增多。—-宫颈癌、子宫内膜癌。
08、黑痣突然增大,伴灼痒、破溃或痣上的毛发脱落。—-恶性黑色素瘤。
那我们怎么体检早期发现癌症呢?体检、筛查和诊断常用检查方法。
血液检查
一些特异性比较高肿瘤标志物:如甲胎蛋白AFP-肝癌等、癌胚抗原CEA、CA199-胰腺癌等、CA125-卵巢癌等、PSA-前列腺癌。
影像学
X线摄片、B超、CT、MR(磁共振)、PET-CT。
内窥镜检查(消化道肿瘤,支气管、肺部肿瘤)。
肠镜、胃镜、支气管镜……
病理组织学检查(确诊手段)
体外穿刺、经内窥镜穿刺、切除活检等细胞学检查(痰液、腹水、胸水……)。
一旦发现了癌症,也不要过于恐惧,大部分癌症还是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,早期我们争取治愈,晚期我们可以尽量使其变成类似高血压及糖尿病一样的慢性病,延长生命,提高生活质量。当然我们还是要强调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才有更多的治愈。
以乳腺癌患者为例,早期发现的乳腺癌(0期、Ⅰ期)90%以上可以治愈,而中晚期效果就稍差,治愈率降至70%和50%左右。所以,早期发现肿瘤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手段之一。癌症的一级预防,就是病因预防。中医也有治未病的说法。下面我们给大家一些防癌建议:
1、合理安排饮食:每天食物中蔬菜、水果、谷类、豆类、应占2/3以上,多吃粗粮:加工越少的食物越好;少吃过咸或过热的食物,不吃烧焦的食物,尤其是烤肉、鱼,不吃霉变的食物;2、控制体重;
3、不吸烟,不嚼槟榔;
4、不饮用烈性酒,同时避免饮过量酒,饮食适度;
5、适量吃维生素A、C、E和食物纤维;
6、坚持体育锻炼:每天约半小时快走或类似运动。每星期至少半小时出汗运动;
7、避免过度暴晒阳光;
8、保持居室内空气流通,注意身体清洁。
(一审:王春梅 二审:周奕 三审:王海潮)
- 上一篇: 道县人民医院来市三医院考察交流
- 下一篇: 介入中心节后上班第一天实现新年工作开门红